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作为小学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一、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成功源于自信。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作为教师,赏识的核心就是爱学生,我们对学生既要疼在心里,也要爱在脸上和口上,用这样的爱就会把蕴藏在孩子身上巨大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
二、真诚的关爱促使后进生不断进步。魏书生在《转变差生的艺术》一书中讲道:每个后进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真诚的信任、尊重和帮助。表扬应讲求方式、方法,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求、愿望、爱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换位”尽情倾听学生诉说衷肠,与学生共情,学生则会在安全、和谐、活跃的氛围下,无拘无束地拉起情感的闸门,流淌心灵的清泉。
究竟采用哪种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格、心理特点等选择。要真诚,忌虚伪;要准确,忌空泛;要及时,忌拖延;要得法,忌敷衍。——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护。
三、“善批评”,培养学生知礼仪、善言行、谦虚谨慎的品德。我班学生龙远超,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敏捷,但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有一次,他在教室里竟然和一位老师当堂顶撞,最后摔门而去。对此,我选择了冷处理的方式,耐心等待、观察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过了几天才和他进行谈话,谈话时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那天的情况说一说吗” 等语句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实现了平等对话,消除了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孩子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产生了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从那以后,他开始变得爱帮助别人,尊敬老师,谦虚起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所谓“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养成对他一生都有用的好习惯!
随机阅读
- [基础教育]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
- [基础教育] 多媒体教学对我国中小学课
- [基础教育] 幼儿区域活动教学之我见
- [基础教育] 试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 [基础教育] 在幼儿园怎样培养小朋友的
- [基础教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 [基础教育] 浅析小学生想象的发展特点
- [基础教育]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 [基础教育] 试论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 [基础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
- [基础教育]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
-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思想
- [基础教育] 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实施
- [基础教育]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学
- [基础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 [基础教育] 浅谈拓展农村小学作文之优
- [基础教育]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培养
- [基础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
- [基础教育] 基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教育质
- [基础教育] 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绩测验的
- [基础教育] 刍议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
- [基础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化素质
- [基础教育] 挖掘说话素材让小学生“乐
- [基础教育] 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班
- [基础教育] 试论创新方法在幼儿园语言
- [基础教育] 浅析培养幼儿生活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