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
关键词: 创新意识 主动性 积极性 热爱和尊重 兴趣 创设情境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内容枯燥、乏味、空洞,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到考试时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利教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学会本领,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的高中课本中理论层次有所降低,可读性增强,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装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抽象,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积极“参与”,在师生共同活动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勤思考、爱钻研、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
以往的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板书、学生抄板书,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也就难以达到教学三维目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创新意识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景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巧设疑问,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师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2、 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主体性”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3、 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未知 | 作者:nba比分直播_虎扑nba-体育|社区|论坛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 下一篇: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 [教育理论] 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
- [教育理论] 树信心、低起点、多归纳、
- [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呼唤“互尊互爱”
- [教育理论] 新课程理念下要重视集体备
- [教育理论] 教师评价语的运用策略
- [教育理论] 站在战略高度探究教学实效
- [教育理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构建“
- [教育理论] 小学德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 [教育理论] 重塑课堂,实现高效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