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使“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与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生成是一种由隐性存在转换显性存在,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必须亲历教学内容的生成,不是教师把自己生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是促进学生主动生成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材、教师以及学生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有效性。那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这些生成点呢?
一、在和谐氛围中生成
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力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试想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怎样有动态生成?因此,要想有生成,让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在这个和谐的环境中激发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进入角色,以准确的情感、恰当的手段、激情入境,进行富有情感教学,做到以境动情,以境诱情,以境育情,才有知识、情感的生成。
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教师有了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真正的个人教育信仰,教育教学才会有情境的温度,才会有感染力,才会使学生信服和哲服。否则,你再怎么出力气,学生不买你的账,你的课堂就失去亲和力。学生当然更一无所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每一环节,创设一个让学生学得进去,学得好的教学氛围,当然这决不是摆个花架子给别人看,也决不是走过场,而应创设一个真正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诸如:语言渲染,场景设计,情景再现,课件展示等,也不是只在新课前,而是贯穿整节课。
二、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教师的“教”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要使课堂达到有效,必须准确、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我们要树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第一要素”的观点。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成为一堂课的指针和精髓,而不是出于一般虚设,整个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目标展开。
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一是教师要千方百计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空间;二是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甚至达到解问,三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在知识探究中生成
新课改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使探究不走过场,不随心所欲,而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研讨、生成,并有所创新。我们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放手不是“放羊”,教师要在学生感到迷茫时指路,要在学生感到黑暗时点灯,要在学生过河时搭桥,要在学生攀登时架梯。
四、在实践创新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成点。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双基”,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正视学生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问题,善于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使学生创造潜能尽可能发挥。充分追求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实现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呼唤“互尊互爱”
- [教育理论] 教师评价语的运用策略
- [教育理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构建“
- [教育理论] 重塑课堂,实现高效
- [教育理论] 站在战略高度探究教学实效
- [教育理论]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 [教育理论] 树信心、低起点、多归纳、
- [教育理论] 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
- [教育理论] 小学德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 [教育理论] 新课程理念下要重视集体备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