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nba比分直播_虎扑nba-体育|社区|论坛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简论构建科学健康的博客文化

来源::未知 | 作者:nba比分直播_虎扑nba-体育|社区|论坛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博客;网络文化;信息传播
  论文摘要:博客从最初的一概而论发展到了一个类别细分的阶段,各种各样形式的博客模型应运而生,这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布言论和传播思想的平台。探析博客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基础,分析文化给这一自媒体带来的影响,不难发现二者潜在的联系。那么把握正确的网络文化引导方向,提升网络文化层次就显得尤为重要。


    博客被称为未来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真正发自草根力量的浪潮”。博客的诞生符合当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和自由精神的伸展,不但易于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比起传统传播方式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如今网络世界重视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会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受。同时,由于博客的技术支持越来越完善,提供博客空间的网站越来越多,人们建立一个自己的博客很容易,其中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相当初级,即使没有专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人也可以很轻松地拥有自己博客,这又为博客队伍的壮大创造了客观条件。博客从最早单纯的网络日志发展成为今天强大的传媒手段不光说明了博客本身的演变,更深刻地体现出了博客背后支撑其走向的网络文化的发展。本文将探析博客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基础,分析文化给这一自媒体带来的影响,探讨二者潜在联系,从而把握正确的网络文化引导方向,为提升网络文化层次提供一些借鉴。
  一、博客背后的文化因素分析
  (一)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博客”从英文“web log”演化而来,它的原意是“网络日志”,所以早期接触到web log的人将它称为“网志”或“网录”。最早,是由美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web log这个名称。撰写Blog的人即Blogger, Blogger在很多时候也被翻译成为“博客”一词。《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吉尔摩( Dan Gillmor)认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 0版”。他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旧媒体(old media)到新媒体(new media)到自媒体( we media ),博客即是一种“自媒体”。博客是继Emai1,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的三大主要作用是: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笔者认为从博客的物理角度分析,它至少要包含以下六个要素:博客作者、博客内容、博客读者、发表于互联网、公开或针对特定人群公开的性质和互动性。如果一个“博客”缺少了这六点中的任何一点,那么它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客。
    2002年11月,浙江杭州“中国博客网”诞生了,它的开通是中国博客发展历程中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中国博客网”的出现将“博客”从一个概念转化为网民可操作的形式,从少数人的阵地变成部分拥有表达欲的网民的舞台。其后,众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博客们在自己的格子里挥洒着笔墨,他们大多延续了精英阶段的思想性,把传播知识、分析问题、批评时事、强调社会责任感作为主题。也有部分博客通过展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向读者传达感受,突出博客的亲历性。
    2002至2003年,各博客网站还处于赢利模式探索阶段,并未被市场规律牵制,而将吸引稳定的用户数为主要目的,因而致力于开发新技术,鼓励新概念,尽最大努力展现博客的优势和魅力,是博客发展中最有创造性、生命力最蓬勃的时期。
    2004年上半年成为中国博客商业化阶段的开始,“博客中国”、“中国博客网”、“博客动力”等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支持。输血后的各博客网站有了动力,开始了进一步的商业化探索。它们有的提供手机铃声图片,开发移动博客;有的与游戏开发商联手,探索游戏博客;有的挖掘内部资源,向用户提供收费服务和附加功能·····一些传统媒体开始从博客中找资源;出版社把选题扩展到博客领域,而“博客中国”则推出“整体概念图书”,显示了与传统出版业的合作倾向。由博客网站谱写的博客探索时代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博客的话题时代。
    2005年,博客在市场推广的促动下,迅速高频度曝光,成了大众话题。发展到今天,更是到了几乎所有网民人人开博的局面。博客从偏向知识概念的理性声音逐渐转换成网友们的键盘游戏,从最初的原创运动变成了后期的大众潮流。经过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商业门户网站的推广和延伸,博客概念偏离了原始轨道,博客人数越来越多,博客形式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博客从关注社会的宏大声音转而成为个人的窃窃私语。
  (二)博客内容的分类及该类别背后的文化因素
    博客中总有个不变的要素:即思想的自由言论。在这个全民皆博的时代,无论是MSN的共享空间,腾讯网站的Q-ZONE,还是搜狐小报,谁都有个专属角落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博客里的记载,本该是最纯粹最真实的,可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也许为了立足扬名,也许为了传情达意,总之博客作者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博客内容的娱乐成份越来越多,真实性越来越受到质疑,总结其中不同类别,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用博客发表所谓内部消息,例如潜规则。借机炒作自己。根据炒作成功与不成功时做出不同反应。
    时代在发展,有太多的人不甘心做一朵无名浪花匆匆逝去,因为这样那样的目的,出名要趁早,但是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只有通过炒作来出名。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是为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自主空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而自主、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管理中来,同样,虚拟世界的“无约束”、“无政府”状态,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场所。而那些日趋频繁的不道德博客行为使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用博客公开自己的生活点滴,或愉悦自我重塑自我形象,制造出一个自己期望中的自我,让读者通过阅读博客文章受到暗示,按照作者希望的方向认识另一个塑造出的博客主人。在这类作者的眼里,博客不再是日志,而是一篇篇童话故事或者一张密不透风的面具,这究竟是自我保护还是人际交往的倒退?当有一天,博客彻头彻尾地沦为一种公关工具,我们该不该感到悲哀?
    3.在博客上用名人效应引发事由,再谋求经济利益。曾几何时,徐静蕾博客的第一个千万点击再一次刷新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她用最短的时间创造了最高的点击量。从起初的木子美一炮而红到徐静蕾博客出书,不能不说中国博客正逐渐走向成熟,一点点风吹草动已经无法激起观众们长久的热情,朴实而恬淡的生活细节,成了人们乐于观赏的生活风景。同时博客还能带来经济利益。有广告厂商看中老徐博客,联系到新浪要求在老徐的博客里添加广告链接。新浪的态度当然是欢迎的,前提是广告费用归新浪网所有。老徐的态度则更为简洁:在我博客里做广告请与我的经纪人详谈。笔者姑且不研究怎么分配才合理,只是讨论既然博客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被提上了日程,那么今后会不会为追求广告费和各种经济目的的纯功利性博客大行其道呢?

    4.纯粹学术性平台,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发表相关见解和消息,服务于大众,同时获得自我满足。
    一个自称“痞子”的创意男生,博客名为“我客”,是英文单词“工作”的音译,把创意作为工作。他的各种新鲜想法和设计灵感都在其博客中有所体现,是创意市集的策划组织者,创意产业的先锋分子。其博客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及言论。这种以服务于大众为目的博客才真正符合了“博客精字申”。
    5.私人空间,草根记录自己生活状态内心波动的平台。对于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头老百姓,博客相当于一个公开的日记本,原汁原味地记录着生活。不追求点击率,强调自我,经常有一班固定的朋友互为观众。这是最贴近博客本意的存在模式,把博客当作出口,自顾自地记录。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着自己的百媚千红和鸡毛蒜皮,社会的概念随时随地可以淡化下去。
  二、博客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泡沫文化,过眼云烟的喧嚣浮躁
    2003年有木子美的“遗情书”,2004年有超女的火爆登场,2005年有芙蓉姐姐的S曲线,2006年有后舍男孩的尽情恶搞,2007年有网络名人的大红大紫,2008年的陈冠希事件评说,2009年的“泼墨门”评点……从博客广为人知的那天开始,各种精彩演出轮番上演,但是却没有一个能长远地立于人们视野之内。也许这种文化现象类似于恶作剧,色情、夸张、搞笑、拆解、颠覆,借助于网络自由参与的双向传播特性,制造出一片虚假繁荣。如此反复刺激,博客文化的品位和大众的欣赏趣味会因此下降,不光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负面影响,也在引导读者阅读的方向上出现误差,使其脱离了真正的高尚文化趣味。哗众取宠换来的只能是一时的繁荣,最终走向灭亡。
  (二)个人随机性过大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只需要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可以轻松地创建一个博客,博客内容如何,更新频率怎样,都不会受到限制。这种随机性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现在我国的博客作者规模已经约有几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在网站建立多个博客,哪怕内容雷同甚至完全一样都没有问题。而且博客建立好之后,只有不到半数的作者坚持每月至少更新一次,其他大部分只是一时兴起,写过一段日子之后就不再理睬,使博客进人睡眠状态,白白占用网络资源。其次,博客随机性的隐忧还体现在裸露、情色、隐私、窥视与被窥视等现象上,泛身体写作是这种现象的基本描绘。另外口水战,如超级女生里“玉米”和“凉粉”的互相攻击,让博客一时间狼烟四起。因为ID的虚拟性质,人们发表的言论很难被追究责任,因此这类靠语言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屡见不鲜。网络允许言论自由,但终究要有个度,即使是虚拟的,也需要得体的语言和必要的约束。
  (三)侵犯他人权利隐私的问题以及虚假信息给人们带来的误导
    博客现象的另一个隐忧体现在隐私披露、窥视与被窥视、虚假信息发布等现象上。博客本身虽然具备媒体出版的一些特征,但其本身却是信息纪录的缺失者。博客写作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和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加之一些网站经营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与虚假信息发布等状况。许多未经核实的道听途说消息都现身于网络,虚假信息不但给人带来了经济损失,还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三、对构建科学健康的博客文化的建议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特别是像博客这样一个影响日益增大的交流平台。博客不仅仅只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工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已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对于博客,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是相当必要的。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2003年,木子美事件后,“博客中国”就整理发布了一份《博客道德规范》,拟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承担责任原则。但是其发布几年来,博客世界的各种负面信息仍然呈弥漫扩散之态。这除了执行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公约》只提出了基本的八条原则,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因此,应该建立起针对具体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暴露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散布非法信息等)的鉴定和处罚,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和监督执行者“有法可依”。
    第二,加大宣传博客宗旨,形成舆论氛围。各大网站应该联手进行攻势强大的博客道德规范的宣传,特别应该加大宣传对某一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这样才能够达到“杀一做百”的功效。另外,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形成一种舆论氛围,造成舆论压力,让其无法在各个网站的博客上立足,只有加大宣传,让网民知道违规后受到处罚的程度,才能够让他们知道行为的错误性。
    第三,加强博客网站的监管功能。作为博客的监管单位,博客网站理应承担起该责任。各网站可以成立专门网络自律公约委员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公约的宣传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可以是博客服务商、博客及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文化的人士,一旦出现不文明问题之后召集成员商讨解决。还可以建立博客的自律档案,网站负责管理保留;另外,在其首页设一个自律评价栏,让每一个浏览其博客的人,都能进行评价,也能从总的评价中了解其人格形象。
    第四,提高博主自身素质。不论外界监管多么有效,决定的因素还是博主自身的修养。博客这个“开放的私人房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意愿得到空前强调,相应的“个人管理个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自律性原则也凸显出重要性。博客网站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博客评比等活动,鼓励博主提高博客的质量水平,同时推出优秀博主来促进其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博客对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日益增大,如何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扩大其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一个问题。所以在网络文化日益主宰人的生活的时代,我们必须在法规、技术、文化建设等层面积极发展完善,倡导合理健康的网络文化方式。
    纵观博客几年来在中国的演变,经过播种、培育、调理,终于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希望博客这种自媒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让这朵盛大的花朵终能长成参天大树。

nba比分直播_虎扑nba-体育|社区|论坛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